2020-11-16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过程中,人民法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使命,需要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积极主动把法院工作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通过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上海法院将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问题、新挑战,深刻了解党和人民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新期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牢牢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为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上海法院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中央交给上海新的三项任务和举办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工作,不断完善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司法政策举措,提供更高水平司法服务和保障。围绕全面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制度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努力使法治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闪亮名片。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公正司法
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上海法院将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优化审判管理,深入推进高质量审判,着力形成更多体现上海水平、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案件。正确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优化民事审判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真正实现良法善治。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成果,健全执行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推动执行工作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更高目标迈进。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司法裁判更加契合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
四、勇于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
五中全会共有17次提到“改革”、15次提到“创新”,并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法院已基本完成中央授权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五项改革试点任务,以及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下一步,上海法院将以深化司法权力制约监督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为重点,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司法质效水平。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升级信息化基础保障与应用,全力打造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线庭审、庭审记录方式改革、电子档案单套制改革为重点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扎实开展改革“回头看”,加强改革主体、措施、资源的系统集成,对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狠抓配套落实,对存在短板的改革举措持续配套补齐,对分散发力的改革举措强化配套协同,对相互关联的改革举措注重配套对接,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推动配套立法,切实增强改革的整体效应,让改革成色更足、更亮。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
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法院应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上海法院将依法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进一步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诉源治理,加强多功能、集成式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全面优化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入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断提升解纷能力和诉讼服务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司法活动中,人是首要因素,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上海法院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责任和第一要务,突出政治属性、业务需求、纪律教育,不断提升能力素养。不断完善高层次审判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金融、海事、破产、知识产权、互联网等审判领域人才建设,推动人才队伍向更高层次、更专业化方向发展。持之以恒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完善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健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廉洁。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一、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上海法院将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问题、新挑战,深刻了解党和人民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新期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牢牢聚焦国家发展大局,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为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上海法院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中央交给上海新的三项任务和举办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工作,不断完善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司法政策举措,提供更高水平司法服务和保障。围绕全面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制度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努力使法治成为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闪亮名片。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公正司法
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上海法院将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优化审判管理,深入推进高质量审判,着力形成更多体现上海水平、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案件。正确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优化民事审判理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真正实现良法善治。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成果,健全执行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推动执行工作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更高目标迈进。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司法裁判更加契合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
四、勇于创新发展,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
五中全会共有17次提到“改革”、15次提到“创新”,并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法院已基本完成中央授权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五项改革试点任务,以及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下一步,上海法院将以深化司法权力制约监督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为重点,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司法质效水平。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升级信息化基础保障与应用,全力打造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线庭审、庭审记录方式改革、电子档案单套制改革为重点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扎实开展改革“回头看”,加强改革主体、措施、资源的系统集成,对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狠抓配套落实,对存在短板的改革举措持续配套补齐,对分散发力的改革举措强化配套协同,对相互关联的改革举措注重配套对接,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推动配套立法,切实增强改革的整体效应,让改革成色更足、更亮。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
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法院应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上海法院将依法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进一步强化产权司法保护,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诉源治理,加强多功能、集成式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全面优化移动微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等线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入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断提升解纷能力和诉讼服务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六、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政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司法活动中,人是首要因素,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上海法院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责任和第一要务,突出政治属性、业务需求、纪律教育,不断提升能力素养。不断完善高层次审判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大力推进金融、海事、破产、知识产权、互联网等审判领域人才建设,推动人才队伍向更高层次、更专业化方向发展。持之以恒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完善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健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廉洁。
来源:人民法院报
相关新闻
- 2022-09-02数字庭审系统有什么特点?
- 2022-08-26数字法庭系统有什么作用?
- 2022-08-24无纸化会议系统的解决方案
- 2022-08-19无纸化会议系统有什么特点?
- 2022-08-18无纸化会议系统在会议全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 2022-08-11哪些的无纸化会议系统值得购买?
- 2022-08-05模拟法庭对当事人进行庭审前的辅导及训练有什么好处?
- 2022-08-04模拟法庭可以分为哪些组?
- 2022-07-28模拟法庭的操作流程
- 2022-07-21智能会议系统有什么优势?
- 2022-07-14无纸化会议系统对于企业有什么好处?
- 2022-07-12哪些无纸化会议系统值得购买?
- 2022-07-08无纸化会议系统后台功能
- 2022-07-07无纸化会议系统的特点
- 2022-06-28智能会议系统解决方案有哪些优势?
- 2022-06-23无纸化会议系统有哪些优点?
- 2022-06-16智能会议系统有什么特点?
- 2022-06-08模拟法庭的流程是什么?模拟法庭意义
- 2022-06-08模拟法庭是什么?模拟法庭详细解答
- 2022-06-08指挥中心系统基础设施怎么建设?
- 2022-05-31指挥中心系统使用场景怎么设计?
- 2022-05-31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概述
- 2022-05-31模拟法庭系统的作用体现
- 2022-05-19[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系统的好处
- 2022-05-19[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系统的优势
- 2022-05-19[数字法庭]认识数字法庭的意义
- 2022-04-11数字法庭系统的教学优势是什么?
- 2022-04-11数字法庭系统的用处是什么?
- 2022-04-11科技数字法庭系统软件的好处
- 2021-07-16选购无纸化会议要考虑哪几点问题?
- 2021-07-09远程庭审系统,足不出户,高效便捷!
- 2021-07-05无纸化会议系统有哪些选型,哪些性价比高?
- 2021-07-02模拟法庭教学软件哪家实用?
- 2021-07-01为什么都在使用无纸化会议系统?
- 2021-06-29远程提审系统解决方案
- 2021-06-24教育软件定制开发系统解决方案
- 2021-06-23远程提审室的基本结构
- 2021-06-21无纸化会议系统是怎么组成的?
- 2021-06-18模拟法庭角色有什么要求?
- 2021-06-11无纸化升降屏,科技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