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提升监督智能化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民法院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彰显新作为!
一、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坚持党组成员、厅级干部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坚持支部组织学、干警主动学,将全会精神作为政治轮训、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掀起学习热潮,切实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把握精髓,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各方面
1. 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鼓励和支持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保护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合法权益,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案件,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司法助力。
2. 要立足司法职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妥善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重大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等案件,营造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升级的法治环境。
3. 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妥善处理涉民营企业合同纠纷、融资纠纷、破产重整纠纷,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依法慎用刑事司法手段和强制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执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依法支持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推动构建诚信政府。
4. 要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农案件,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农业农村产权司法保护,稳妥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案件,支持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严厉打击违法乱占耕地等行为,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贡献湖南法院力量。依法严惩扶贫领域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5. 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宣示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6. 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质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服务推进长江岸线治污治岸治渔、湘江保护和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推动绿色发展,担当起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司法责任。
三、持之以恒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1.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司法为民
要切实实施民法典,妥善处理涉民生案件,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妥善审理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案件,常态化开展为农民工讨薪、涉民生权益保障案件专项审判等民生司法专项行动,推动完善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城乡人身损害赔偿统一标准试点,解决“同命不同价”问题。
2. 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推动、参与、规范、保障的职能作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诉源治理成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 要健全顺应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诉讼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司法确认程序。探索构建适应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诉讼规则,推动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现代科技互嵌互融。推进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促进行政审判规范化、法治化,服务和保障“放管服”改革,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保障人权。
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类刑事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加大“案件清结”“黑财清底”推进力度,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形成预防、发现、查处、追责相互衔接的常态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坚决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诈骗等涉网络犯罪,维护好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各项权益。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法院参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经验和不足,主动提升人民法院应急处突和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能力。加强涉军案件审判,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安全。要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高度妥善办理涉港澳台案件,依法维护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合法权益。培养涉外司法人才,提高涉外案件办理质效,为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五、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司法体制
1. 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
要继续完善“四类案件”精准识别和科学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前置过滤和统一裁判尺度作用,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更可预测更可感知。
2. 要全面加强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
要完善党的领导监督机制,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司法人员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确保审判权依法行使;要优化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发挥诉讼程序制约监督功能;要完善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机制,优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升监督智能化水平,打造全方位、标准化、智能化的审判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构建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
3. 要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紧盯群众需求和办案需要,整合现有平台,全面升级信息化基础保障与应用,全力打造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线庭审、庭审记录方式改革为重点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
要牢牢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要不断巩固和深化“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成果,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扎实开展虚报冒领补助和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不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惩治司法领域的腐败问题。要严格执行严禁违规干预过问案件的“三个规定”、湖南法院“十二条禁令”等铁规禁令,坚决清除法院队伍的害群之马,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要全方位提升法院队伍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坚强队伍。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一、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坚持党组成员、厅级干部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坚持支部组织学、干警主动学,将全会精神作为政治轮训、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掀起学习热潮,切实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把握精髓,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各方面
1. 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鼓励和支持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新兴产业、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保护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合法权益,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案件,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司法助力。
2. 要立足司法职能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妥善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重大工程建设投资项目等案件,营造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升级的法治环境。
3. 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
妥善处理涉民营企业合同纠纷、融资纠纷、破产重整纠纷,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依法慎用刑事司法手段和强制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执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依法支持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推动构建诚信政府。
4. 要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农案件,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加强农业农村产权司法保护,稳妥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案件,支持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严厉打击违法乱占耕地等行为,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贡献湖南法院力量。依法严惩扶贫领域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5. 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宣示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6. 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提升环境资源审判质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准确适用民法典绿色原则,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服务推进长江岸线治污治岸治渔、湘江保护和治理、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推动绿色发展,担当起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司法责任。
三、持之以恒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1.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司法为民
要切实实施民法典,妥善处理涉民生案件,强化民生司法保障,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妥善审理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案件,常态化开展为农民工讨薪、涉民生权益保障案件专项审判等民生司法专项行动,推动完善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深入推进城乡人身损害赔偿统一标准试点,解决“同命不同价”问题。
2. 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推动、参与、规范、保障的职能作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诉源治理成效,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 要健全顺应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诉讼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优化司法确认程序。探索构建适应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在线诉讼规则,推动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现代科技互嵌互融。推进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促进行政审判规范化、法治化,服务和保障“放管服”改革,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充分保障人权。
四、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类刑事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加大“案件清结”“黑财清底”推进力度,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形成预防、发现、查处、追责相互衔接的常态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坚决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诈骗等涉网络犯罪,维护好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各项权益。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法院参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经验和不足,主动提升人民法院应急处突和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能力。加强涉军案件审判,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依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防利益和安全。要站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高度妥善办理涉港澳台案件,依法维护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合法权益。培养涉外司法人才,提高涉外案件办理质效,为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五、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司法体制
1. 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
要继续完善“四类案件”精准识别和科学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前置过滤和统一裁判尺度作用,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更可预测更可感知。
2. 要全面加强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
要完善党的领导监督机制,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司法人员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确保审判权依法行使;要优化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发挥诉讼程序制约监督功能;要完善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机制,优化司法公开四大平台,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升监督智能化水平,打造全方位、标准化、智能化的审判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构建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
3. 要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紧盯群众需求和办案需要,整合现有平台,全面升级信息化基础保障与应用,全力打造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在线庭审、庭审记录方式改革为重点的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六、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
要牢牢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要不断巩固和深化“两个坚持”专题教育成果,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扎实开展虚报冒领补助和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不断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惩治司法领域的腐败问题。要严格执行严禁违规干预过问案件的“三个规定”、湖南法院“十二条禁令”等铁规禁令,坚决清除法院队伍的害群之马,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要全方位提升法院队伍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坚强队伍。
来源:人民法院报
相关新闻
- 2021-01-18政法部门积极拥抱前沿科技 推动智慧司法创新高质量发展
- 2021-01-12姜伟:智慧法院是司法文明的“新高地”
- 2021-01-06智慧践行民法典精神 云上法庭来助力
- 2021-01-05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 加强智慧法院数据中台建设
- 2020-12-31广东省人民法院开展“云普法” NETRIX智慧司法解决方案大显身手
- 2020-12-30广州互联网法院升级5G智慧审理平台,案件在线立案率达99.89%
- 2020-12-29深圳南山招商街道开展模拟法庭进社区活动
- 2020-12-28深圳深汕合作区法院:推动智慧法院建设 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2020-12-25集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科技法庭:知识产权法庭智能化建设
- 2020-12-24北京大学法学院蝉联第17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冠军
- 2020-12-23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模式
- 2020-12-22全国高校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
- 2020-12-21充分运用智慧法院 提高效率降低压力
- 2020-12-16全面推进深化司法改革 大数据、智能化智慧法院轮廓已经呈现
- 2020-12-12深圳盐田区人民法院智慧审判管理成效明显
- 2020-12-11着眼智慧法院建设工作全局 持续推进全国法院智慧警务建设
- 2020-12-08人民法院六大服务理念贯穿整个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2-07中国智慧法院建设的特点与新期待
- 2020-12-04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2-03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
- 2020-12-02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实现智能辅助全覆盖
- 2020-12-01玉塘街道“模拟法庭”开进田寮小学
- 2020-11-30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
- 2020-11-27大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1-26试点“司法链” 吉林智慧法院建设的“四智”建设
- 2020-11-25深圳中院召开移动微法院应用研讨会
- 2020-11-24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加快向智能化迈进
- 2020-11-23大力提升诉讼服务与信息化的保障作用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1-19推广车载巡回科技法庭 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诉讼服务体验
- 2020-11-18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 2020-11-17最高法推进“区块链+司法”深度应用
- 2020-11-16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 2020-11-14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1-13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提升监督智能化水平
- 2020-11-10最高法:加强智慧法院建设 推进区块链深度应用
- 2020-11-099日实施!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支持保障深圳法院改革“先行先试”
- 2020-11-06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积极探索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 2020-11-03倾听代表建议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
- 2020-11-02深圳坪山立足智慧法院建设持续深化司法公开
- 2020-10-29以互联网司法公开为支点 推进网络社会治理现代化